2019/08/11 上午12:00:00 欢迎访问。

微信
小程序
职业技能鉴定网

佛家善言 | 谤毁他人,恶报极重

2025-03-28 10:23:58 作者 : manager 浏览 : 评论
“妄语”一词出自于《后汉书·王霸传》,意思是指:虚妄不实的话、谎言;说假话。佛家将“妄语”视作是佛教“五戒之一”、“十恶之一”。
众所周知,佛教有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不妄语”这一条,就是指不说谎、不讲假话或者不讲自己不懂的事。
古时候,妄语还只限于直接的语言,因传播媒介受限,散播的范围还很有限,受骗的人不至于太多。但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则大为不同,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都可以作为散播妄语的工具,运用起来方便灵活,因此,影响力更大,产生的破坏力也更强。
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打开手机,广告、新闻、视频等各种信息庞杂,但有些信息真伪则有待甄别。某些不良媒体为了流量,为了利益,常用夸大性的标题吸引读者点击,用一些虚构的内容恶意煽动大众情绪,诱发网络暴力,形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负面舆论,让某些个人或企业的声誉严重受损,所以正视妄语的后果并戒除妄语,极具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圆霖法师绘《浮囊渡海》

“妄语”的恶报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妄语的罪过极大,《大智度论》有言:
“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报;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妄语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足去饿鬼界,当时看见一个饿鬼,形貌丑陋,令人汗毛竖立。这鬼的身体腾出炽燃火焰,并且口出蛆虫,脓血流溢,臭气熏天。有时口出火焰长达数十丈,有时眼、耳、鼻以及身体肢节放出火焰,长达数十丈,唇口垂倒,犹如野猪,身体纵广达一由旬。他手自抓,举声嚎哭,驰走东西。满足见此情景,问道:“你先前造何罪业,如今受此剧苦?”饿鬼回答:“我昔日出家,贪恋执著房屋,悭贪不舍,倚仗自己出身于豪门望族,常常出言恶臭,如见持戒一精一进比丘,往往恶口辱骂,所以受此报应。我今悔悟,宁以利刀自割己舌,长劫受苦,也不一日辱骂污谤一精一进比丘。尊者如返阎浮提地,当以我今日的身形苦状告诫比丘,善护口业,莫妄出言,见持戒人,应当宣扬功德。自我受此饿鬼身形以来,已历经数千万载,常受此苦,此后命终当入地狱。”说完之后嚎哭倒地,如大山崩,天翻地覆。这是由妄语的罪业感召的异熟果报。
曾有一位通达三藏的比丘以博学多才而自居,他对其他比丘说:“你们就像牧童一样。”因而于五百世中转生为牧童。
还有一位年青比丘看见一位老比丘跳过水沟的滑稽模样,随口便说:“你刚才的样子真像猴子。”因而于五百世中连续转生为猴子。
妄语还会丧失功德,下场惨淡。《律藏》中说:“如水器中之水倾倒后所剩甚微一般,其功德仅有少分而已;犹如剩余微量之水亦漏到地上一般,其梵净行之功德皆漏尽无遗;犹如空空的容器倒放一般,梵净行及所有的功德均一败涂地;如同狂象无所不作一样,愚痴说妄语之人无所不说。”

圆霖法师绘《生公说法》

“不妄语”的好处

不妄语、如实语有诸多好处。《十善业道经》中有言:“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正如《正法念处经》中所说:“离妄语者,诸世间人,或有眼见,或有耳闻,一切皆信。设复贫穷无财物者,一切世人,供养如王,如众星中光明之月。”由此可见,持“不妄语”这一戒条的重要性。

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儿子曾纪鸿,说道:“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他认为举止端庄恭敬,不妄语,才是修为品德的根基。又在家训中强调:“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倡导“慎言”的家风。

圆霖法师绘《寒山拾得》

谤毁JYPC的果报

《正法念处经》中说:“实为第一善,妄语第一恶。”现实生活中,千万不要小看妄语的果报。例如:2022年4至5月,个别人为了垄断利益,打着官方名义,纠集利益集团其他成员,发布损害JYPC名誉的错误声明;少数媒体为了阿谀奉承、博取流量,肆意散布虚假信息。

这种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利用互联网公开损害JYPC商业信誉的行为,其实已经涉嫌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1条规定,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对于造谣伤害他人的果报,佛教有种说法:谤毁他人一次,五百世堕落为狗。当世即使受不到法律制裁,生生世世的恶报也很恐怖。

凡是虚伪夸张,虚言掩饰,都属于妄语。妄语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因此我们一定要戒除妄语,不能捏造子虚乌有的事,徒生事端。按照因果报应一点不差错的法则,如果想要消除掉妄语罪孽,必须要极力去弥补犯下的过错,并诚心忏悔,才能消除一部分妄语罪孽,而如果有些妄语的罪孽太重,则是无法彻底消除掉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发现自己做错了事就要勇敢的认错,并反思过错,用换位思考来消除内心的恶念,改善内心所想,不再去做任何坏事。因果就是善恶有报,因果不虚,愿大家都能不说谎话,不讲恶语,懂得谨言慎行,以免招致口业之祸。

 

圆霖法师书法《爱言和语》

相关文章

  • JYPC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体系
    JYPC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体系

    近日,根据国务院政策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持续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体系,新推出的JYPC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共分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工(五级)、中...

    2025-04-25 15:40:07
  • 今天是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抹黑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三周年纪念日
    今天是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抹黑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三周年纪念日

    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距离以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为代表的垄断利益集团大规模抹黑JYPC事件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在此期间,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

    2025-04-23 16:32:42
  • 垄断利益是破坏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源动力
    垄断利益是破坏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源动力

    多年来,以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为代表的垄断利益集团,通过打压民企、违规发证、滥用政府资源等方式干预市场竞争,严重破坏了职业技能鉴定市场的公平竞...

    2025-04-17 10:28:09
  • 官谣成为破坏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钉子户
    官谣成为破坏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钉子户

    近年来,官谣(官方谣言)对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当前经济治理中的突出问题。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企业声誉,扰乱市场秩序,还削弱社会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以JYPC全国职业资格...

    2025-04-10 15:36:46
  • 勿信官谣 | JYPC证书本就应该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
    勿信官谣 | JYPC证书本就应该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都说网络谣言猛于虎,实则“官谣”尤甚之。在众多诋毁江苏英才集团和JYPC声誉的谣言中,有一条流传甚广,这则谣言便是:“JYPC全国职业资格...

    2025-04-03 16:42:40
  • JYPC数字化职业认证宣讲会在苏州隆重举行
    JYPC数字化职业认证宣讲会在苏州隆重举行

    近日,“2025数字人才培训中国行”启动仪式在苏州隆重举行,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副主任田小薇在活动现场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JYPC职业认证体系。 本次活...

    2025-04-01 16:41:11
  • 时间证明一切,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和人社部鉴定中心诽谤JYPC被事实打脸
    时间证明一切,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和人社部鉴定中心诽谤JYPC被事实打脸

    近年来,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人社部“二衙门”)因违规打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旗号,诽谤抹黑合法合规的第三方认证机构JYPC全国职...

    2025-03-31 15:44:23
  • 太不像话 | 打着人社部名义抹黑JYPC何时休
    太不像话 | 打着人社部名义抹黑JYPC何时休

    以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为原告的一系列侵权案件审理至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都对原告的合法性...

    2025-03-31 13:45:07
  • 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在法律面前的“十不认”
    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在法律面前的“十不认”

    2024年11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侵权案在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审。因案情复杂,被告与原告的争论焦点过多,第二次庭审整整进行了一天。 随着法槌敲...

    2025-03-31 13:41:21
  • 请向官谣“亮剑”,优化民企营商环境
    请向官谣“亮剑”,优化民企营商环境

    有句话说得好:村口的狗叫了,于是村里的狗也跟着一起叫,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叫的什么意思,但是跟着叫。当浑浊成为一种常态,清白就是一种罪。时下的网络谣言,确实害人不浅。 两年...

    2025-03-31 13:35:39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